梦想成就未来,创业成就财富
  • 1
  • 2
  • 3
当前位置: 开心创业网 > 创业点子

很有前景的产业是什么?

开心创业网发布日期:2022-03-18浏览:967

  未来五到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关键时期。单纯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导出对行业发展前景和利润水平的预期则显著低估了发展潜力。



  汽车行业的优势


  中国汽车产业工人的工资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美国、日本、欧洲)平均水平的1/25,显然远大于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异,随着中国公司的技术水平和中国市场的消费环境得到改善,在汽车上具备的比较优势应该说将逐步发挥作用。


  首先是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利于汽车产业发展。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要素禀赋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也是过去近三十年中国不断深入参与全球分工,并获取全球化的显著收益的基础。从中国生产要素和全球生产要素的比较来看,中国劳动力资源依然充裕,继续深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世界工厂”的地位依然稳固。接受全球制造和服务分包,在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将显著提升。



  由于劳动力、资金、技术之间的比例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具备竞争力的产业和价值链环节不断扩大。对于汽车制造这样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并且兼具劳动密集的高端制造业,中国已经初步具备承接产业转移并有可能实现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军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自主品牌的竞争力。我们认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将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参与产业分工、自主发展。而另一方面,从企业层面上,将看到合资合作型公司和自主品牌型企业并存,而且都有可能获得良好发展。


  其次,产业政策改革将促使企业进行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由于汽车行业影响因素众多,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更改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产业政策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降低汽车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负外部性。



  从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的表现可以看出,中国汽车的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升。1991年至2006年期间,进口年平均增速18%,而出口平均增速则达到42%,整车出口增速则超过50%。2005年起,整车出口量和汽车产品出口金额都超越进口,中国汽车行业呈现净出口态势。2006年汽车行业贸易顺差快速扩大,中国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我们认为,出口快速增长背后存在两股推动力量。首先,跨国公司在竞争压力下不断扩大在中国投资和采购量,“到中国去”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一股新的潮流。其次,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产业技术进步积累已经使得中国整车出口成为新的增长点,而自主品牌则是整车出口的绝对主力。中国汽车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将步纺织和家电等行业的后尘,汽车产品的“中国制造”将改变未来国际市场的格局。



  国内市场的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加入WTO和国内经济增速高位运行,汽车需求一直维持相当的热度。随着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商用车稳健成长且市场竞争结构趋向合理;乘用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的综合作用,导致需求快速增长。


  2007年上半年,汽车消费需求量增长23.3%,维持在相对高位,也是入世6年来第四个增速超过20%的年份。中国汽车特别是轿车普及率处于非常低的位置,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收入的快速提高,轿车普及率将会有良好表现。


  从区域来看,由于中国存在显著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轿车消费将逐步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向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梯次推进。当前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乘用车千人保有量与北京比仍然很低,但这些省份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2000美元,将进入汽车快速发展时期。这些省份总人口接近3亿人口,远远高于北京,其快速发展期应该长于一类地区。



  同时,我们认为,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向好,以改善出行条件为重要内容的消费结构升级将持续到2020年。全国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道路状况,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条件。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轿车普及率仅为3%,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当前的汽车保有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时期的水平。


  2006年末中国私家乘用车保有量为1500万辆,保守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到1.2亿辆。国内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出口的拓展,估计到2015年左右,中国汽车产销量有望达到1800万辆以上,而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一半。我们预计,乘用车市场发展至少还将有20年左右的较快速增长,未来10年有望维持15-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


用户留言(如果您对该项目感兴趣,请留言立即获得最新加盟资料!)
利润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