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有哪些发展的障碍?
软件产业是以生产或制造软件的企业统称,软件这个术语首次被使用是在1959年,而软件业从1949年就开始了。初期的发展,这个初期的发展几乎都是在美国完成。引用麦肯锡的分类方法,到今为止,软件已经经历了比较完整的5代。
软件产业的重要性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软件产业不仅能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其强大的渗透和辐射作用,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倍增器”。
中国软件业的前景
中国软件业究竟是如何炼成的?我们就明显地感受到令人振奋的发展步伐。看看两个数据:一个是《2002年中国软件产业前100家企业》的软件总收入,居然达到了465.65亿!而另一位记者在中国软件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1年中国软件产业总额为796亿元,出口总额达到60亿元人民币!这两串数据实在令人震惊,因为它们意味着,中国软件业的市场规模在一夜之间就跃升了好几倍!如此之神速,赶美超印指日可待!
根据中国软件协会统计,2000年中国软件出口4亿美元,占中国软件产业总额的6%;2001年中国软件出口7.2亿美元,占中国软件产业总额的8%。而据北京海关最新统计,1至10月份,北京市软件出口额为5000万美元,主要出口日本、美国。出口产品以数据库、教育等应用软件为主,大部分是根据对方要求进行的加工贸易。北京在中国软件业占据了重要地位,超过三分之一的软件生产和超过三分之二的软件出口来自北京。
中国软件业究竟有多大?根据国内(CCID)统计结果,2000年中国软件市场规模达到230亿元,2001年软件销售总额达285亿元,其中67%的份额被国外厂商所占据(我们可以断定,中国软件企业的利润比例肯定远远低于33%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中国软件企业的实际总收入不到100亿。而IDC研究认为,2001年中国软件市场规模19.715美元,2002年28.1527亿美元。这样的话,中国软件企业的实际总收入只有几十亿(利润更是低得惊人)。我们稍微兑点水,按最高值100亿算。联想一年的PC销售就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就连计算机外设的市场规模是它的5倍。
软件产业的发展障碍
1、来自国外竞争对手的威胁。软件产品既不通过关税和配额来保护,传递成本又十分低廉,使得软件产业彻底暴露在国际化竞争之中。国外品牌占据着高端的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ERP高端产品、行业应用软件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虽然国内企业在财务管理软件、防杀毒软件、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占据优势?但是国内软件的销售额太小,无法对国际巨头形成挑战。
2、软件盗版现象严重。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损害了软件开发和研究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开发的软件无法在市场上实现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后续资金,缺乏进一步技术创新和升级开发的资金支持。如不能有效改变这种情形?软件产业难以真正快速、健康地发展。
3、软件企业的规模困境。国内上千人的软件企业屈指可数,而印度规模较大的软件外包公司通常有上万人。规模小带来的问题:一是人员调配有困难;二是技能覆盖面也相对狭窄;三是不易获得较大的订单。
4、投融资渠道匮乏。许多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只能靠投入较少的短期项目来维持运作,无法进一步开发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大型软件项目。由于软件项目的可维持周期短,需要不断升级换代,企业后期发展中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较大。
5、人才瓶颈。虽然中国每年有大量的计算机类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但是由于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的脱节?企业较难直接获得符合要求的人才,在相应的培训机构和体制完善之前,人才仍然是软件企业发展的瓶颈。
6、基础软件领域薄弱。由于中国的软件产业起步迟、投入小,中国软件企业在不容易形成垄断的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和服务领域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在已形成垄断的基础软件领域很难进入